2021表面工程国际会议(第8届)

首页

 

 2021表面工程国际会议(第8届) 

 

2021年123-5日(3日为会议报到)

中国·威海

(第三轮通知)

 

 

会议主题:“助力全球碳中和的绿色高效表面工程

 

       表面工程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的、综合性学科,涉及面宽,应用面广。它运用最新的电子束、离子束、激光束、等离子体、真空等技术,结合新型纳米材料与微纳结构与表面织构,以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方法改变各类材料的表面或表层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等,赋予其新的复合性能,如表面功能化、表面强化、表面防护、表面装饰等,从而获得新材料、新器件,实现新的工程应用,已成为当今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热点,是支撑我国高端装备制造和基础制造技术等国家重大工程及战略性新型产业必不可少的基础技术。近年来,随着我国与国际联系的日益加深,表面工程领域的国际交流也越来越广泛,为了增强我国表面工程领域与国际学者间的深入交流及合作,聚焦学术前沿,打造更加绿色节能环保及高性能高精准表面工程,在成功举办了前七届表面工程国际会议的基础上,经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第六届主任委员会讨论同意,本次2021表面工程国际会议(第8届)将单独举行,不再与全国表面工程大会同时举办。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通过与会议承办单位山东理工大学协商,结合承办单位的实际,定于2021年12月3~5日在山东威海市举办“2021表面工程国际会议(第8届)”。

       作为本次会议的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是我国表面工程技术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权威性学术组织,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三届全国表面工程大会和七届表面工程国际会议。近年来,举办的全国青年表面工程学术会议以及各类型专题会议,形成了很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也越来越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

       本次会议的承办单位山东理工大学,长期坚持开放办学,建立了健全的校院两级国际化推进机制,已与美、英、韩、俄、澳、新等27个国家的97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探索与国外学校合作办学的渠道,与多个国家的有关高校开展了6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本次国际会议的召开将密切对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之新能源新材料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促进山东省表面工程与高端智能制造等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助推我国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企业人员了解该领域世界范围内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同时向国外同行展示山东理工大学及我国在表面工程与高端绿色智能制造的最新进展,引领我国表面工程专业领域更快发展。

       热忱欢迎国内外表面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积极参会,为会议提供支持。


■  已邀请的主旨报告人(名单在持续更新中):

艾伦·马修斯(Allan Matthews)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爱思唯尔(Elsevier)杂志《表面与涂层技术》主编,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多部,曾获得英国材料、矿物和矿业学会IOM3金奖。

报告题目:Recent development in 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

   

罗伯特·伍德(Robert J K Wood)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2008年获英国工程与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科学奖,并创建南安普顿国家高级摩擦学中心。主要从事摩擦学和多功能涂层设计和性能、防污仿生涂层、界面摩擦的电化学控制等方面研究。

报告题目:Surface engineering of the leading edges of turbomachinery  blades

   

薛群基(Xue Qunji)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国际摩擦学会副主席。曾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摩擦学最高成就奖、国际摩擦学领域最高奖“摩擦学金奖”等。是我国材料化学、摩擦化学和表面工程领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

报告题目:Two -dimensional Materials Reinforced Coatings For   Multifunctional Protection

   

西拉姆·罗摩克里希纳(Seeram Ramakrishna)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工程院、印度国家工程院和东盟工程技术院院士。获得李光耀研究奖、日本纤维科学奖,被评为亚洲皇家工程院先锋纳米技术专家,未来可持续生产世界经济论坛委员会委员,新加坡循环经济任务组织主席,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认定的H指数超过160的全球前1%的高引和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

报告题目:Sustainability and circular economy of materials

   

林宜昌(Lam Yee Cheong)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曾担任机械与宇航工程学院副院长、新加坡制造技术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和新加坡——麻省理工学院联盟成员。研究重点为微流体、激光加工和制造工艺优化。发表SCI论文319篇,引用超过5000次。

报告题目:From micro- to nano-embossing of metals

   

洪明辉(Hong Minghui)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新加坡工程院院士、苏州工业园区新国大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激光应用中心荣誉主任。激光光学领域的著名学者和领军人物,曾获得新加坡工程师协会“具有权威性的工程成就奖”、新加坡科技局数据存储研究所杰出研发人员奖、教育部教育服务奖等多个奖项。发表论文 350 余篇、10 部专业著作。

报告题目:Super hydrophobic surfaces fabricated by novel laser micro/nanoprocessing

   

高原淳(Atsushi Takahara)

日本九州大学教授,曾任材料化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日本高分子科学学会会长、材料研究学会会长,现担任Langmuir杂志的资深编辑及多个国际期刊学术委员会Editorial Advisory Board成员,是美国物理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曾获高分子科学奖、流变学奖、高分子科学技术杰出成就奖等。主要研究先进软材料科学。发表论文550余篇。

报告题目:Polymer brush as functional nanocoating

   

周伟(Zhou Wei)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副教授、新加坡焊接学会会士。现任国际智能制造学会主席、新加坡焊接技术与标准化委员会主席、新加坡ISO/TC 44国际标准化全国委员会主席,是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Welding Manufacturing编委,Nano Communications副主编。主要研究轻与超轻合金的加工与应用、激光辅助增材制造等。发表SCI论文300余篇,被引用5500余次。

报告题目:Surface engineering by cold spray

   

廖汉林(Liao Hanlin)

法国贝尔福-蒙贝利亚技术大学教授,上海大学中欧学院联聘教授,中欧工程技术学院学科带头人,增材制造和热喷涂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被法国同行称为该领域欧洲核心学者。现为上海市高层次人才,上海大学海外名师,西安交通大学讲座教授,《中国表面工程》和《材料保护》海外编委。发表论文300余篇,被引用6800余次。

报告题目:The functional thin metal oxide coatings for energy reservation and green energy production via solution precursor plasma spraying process

   

王钻开(Zuankai Wang)

香港城市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工学院副院长,教育部“国家人才计划”讲座教授,香港青年科学院创始成员、国际仿生学会Fellow。曾获第35届世界文化理事会特别青年嘉奖、香港城市大学杰出研究奖以及国际仿生学会杰出青年奖、第二届科学探索奖等。主要研究方向为仿生机械系统和微观传递现象等。在Nature、Nature Physics、Nature Materials等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90余篇。

报告题目:Nature-inspired surfaces for water-energy nexus

   

钟敏霖(Minlin Zhong)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国际光电子与激光工程学会主席,美国激光学会秘书长和执行理事会成员,《Journal of Laser Applications》资深编辑,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 编委,《中国激光》执行主编,《金属热处理》编委。研究方向激光微纳制造、激光表面工程技术和激光快速制造等。发表论文300余篇。

报告题目:Ultrafast laser micro-nano structured superhydrophobic-superhydrophilic network for efficient water collection

   

郑宏宇(Zheng Hongyu)

山东理工大学特聘教授,校长特别助理,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国际纳米制造学会会士。原新加坡科研局首席科学家,荣获“新加坡国家科研奖IES杰出工程奖”。从事激光材料加工和微纳制造技术基础理论和工业应用研究30多年,发表论文200多篇。

报告题目:Recent research in laser materials processing

   

张翼(Edward Yi CHANG)

台湾交通大学国际半导体学院院长、材料科学和电子工程系主任教授。担任IEEE Life会士、IEEE电子设备协会杰出讲师,和JSAP国际成员。曾获台湾三次杰出科技研究奖、大学产业经济贡献奖、侯金堆杰出荣誉奖等。研究领域为用于无线通信和大功率电子应用的复合半导体的新器件和工艺技术。

报告题目:Use of HfZrO ferroelectric thin flim as gate stack material to achieve high Vth E-Mode GaN HEMT for EV application

 

■  重要时间节点

●会议第三轮通知   2021年7月18日

●会议第四轮通知(会议程序册)2021年11月25日 

 

■  参与单位

主办单位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承办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

支持单位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特种表面保护材料及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工作专项小组

协办单位

    天润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天润先进材料研究院、其它协办单位正在征集更新中,期待支持

赞助单位

    天润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展单位(名单在持续更新中)

    深圳市速普仪器有限公司

    山东中科中美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辽宁北宇真空科技有限公司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媒体

    中国表面工程/材料保护/表面工程与再制造

重要日期